淺析食品包裝未來發展四大趨勢


我們去超市購物,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商品,各種包裝爭奇斗艷。給食品附上形態不一的包裝不僅僅是為了通過視覺吸引消費者選購,更多的是為了保護食品。隨著食品科技進步,消費需求升級,消費者對食品包裝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未來,食品包裝市場會有哪些趨勢,不妨隨小編暢想。
一、安全包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全”是食品的重要屬性,包裝需維護這一屬性。無論采用塑料、金屬、玻璃、復合材料等何種符合食品安全材質的包裝,還是塑料袋、罐頭、玻璃瓶、塑料瓶、盒子等不同形態的包裝,出發點需保證被包裝食品的新鮮衛生,避免食品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讓消費者在保質期內吃到安全衛生的食品。
比如,在氣調包裝中,以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代替氧氣,可以減緩細菌繁殖速度,與此同時,包裝材料必須具有擁有良好的氣體阻隔性能,否則保護性氣體就會很快流失。安全一直是食品包裝的基本要素。因此,未來食品包裝市場,依然需要能更好保障食品安全的包裝。

二、智能包裝
隨著一些高科技、新技術進入食品包裝行業,食品包裝也出現了智能化。通俗來講,智能包裝是指通過檢測包裝食品的環境條件,提供在流通和儲存期間包裝食品品質的信息。將機械、生物、電子、化學傳感器以及網絡技術等科技融入包裝材料中,可以使普通的包裝實現許多“特殊功能”。常用的食品智能包裝形式主要包括時間-溫度型、氣體指示型和新鮮度指示型3種。(出處: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劉少偉《智能包裝讓食品品質變化可視》)
消費者選購食品,可以通過包裝上標簽的變化來判斷里面食物的是否變質,新鮮程度等,不用找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不用擔心保質期內出現變質,自己無從察覺。智能化是食品工業發展趨勢,食品包裝也不例外,用智能手段優化消費體驗。此外,智能包裝還體現在產品溯源上,通過食品包裝上的智能標簽,掃一掃可追溯產品生產的重要環節。
三、綠色包裝
盡管食品包裝為現代食品工業提供了安全、便利、耐儲存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食品包裝都是一次性的,只有少部分包裝能得到有效回收再利用,廢棄在自然界的食品包裝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有的散落在海洋,甚至威脅海洋生命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