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三無”的,方才真正是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竭誠為人民謀利益,造福于民的典范啊!假如真有神靈,這樣的才是真正的神靈,不食人間煙火,不圖人間供奉,甚至連人間的稱頌都不要,要的只是解除民眾之苦,這樣的功德和胸襟,碑文能記得下,能表達得了么? 縱觀古今,幾乎所有的碑文都無不在立碑樹傳,稱頌盛世,記錄史實,歌功頌德,確實是青史傳世,震撼人心
那場及時雨是得益于云游先生、小黃龍、還是龍王?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在老百姓最需要、最焦渴的時候播下了甘露,拯救了黎民蒼生,而黎民蒼生心存感激,已在心中筑起了一座豐碑
如果真像傳說中所言,那么雨水能夠沖刷掉的僅僅只是文字,但能沖刷掉一代代流傳在人們心中的感念么?就像這無字碑,雖無一字,但功德永遠存活在人間
碑文單是震撼人心是不夠的,還應照亮人心
庶民為貴,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乃天地間之大德
大德無言,我以為這正是無字碑制作者的高明之處
無已,無功,無名,無字
真正的豐碑立于黎民百姓心中,千年不朽,萬世永傳
在吃的方面,我崇尚簡單而又合乎胃口的飯菜,平日里特別對酒樓里一些名目繁多菜價昂貴所謂的特色菜厭惡透頂,除非宴請,廠里報銷,我是絕對不會花幾百大元去吃的
冬天的農村冰天雪地,夜晚寒冷漫長,小孩子們不能在外邊瘋跑著捉迷藏,干點什么好呢?只好縮在被窩里,豎著耳朵聽嬸嬸大娘們講古了
房梁黑乎乎的,時不時掉一兩穗積年的塵灰
一根長長的高粱秸稈彎成鉤狀鉤住梁木,懸吊下來,下邊是一盞晃晃悠悠的油燈
風從門隙窗縫吹過,小小的火苗猛一下子伸長、扭曲,呼一下冒一股黑煙
這時候,鬼狐仙怪也一齊登場,還偏偏給安上一個就近的村莊名字,甚至直說誰誰家的姑娘,誰誰家的媳婦,哪里哪里一口井,半夜的時候……要命的是燈苗忽忽悠悠,將熄未熄的樣子,墻上的人影變得巨大而扭曲,猙獰無比
我嚇得縮作一團
我娘卻漫不經心瞟一眼燈火,叫我爹:“沒油了,添點油來
”大人的膽子真大!
先人們認識了泥土神話般的造化功能后,開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親近泥土
而翻開一部大地灣的遠古文明史,處處是祖先與泥土親熱、共存、擁抱的畫面
他們丟失了巢居,在大地上挖穴搭棚而居,建成了我國最早的房屋雛形,他們用泥土修成生火儲火的火炕,用草莖和著稀泥將房柱封好,這樣既堅固又防火
他們還用靈巧的雙手捏成了形狀各異的陶器,用來盛放食物,尖底的陶器,他們用來插入土壤,勞作疲勞時取出飲水,既不易被打翻,又十分方便
他們將青蛙、鳥獸的圖案燒繪在陶器上,并在上面刻下了發生過的大事
他們捏出了一吹即響、其音底沉的塤,讓一塊小小的泥土代替他們只人會嗷嗷呼叫的嘴巴,說出了他們心中的情緒
他們還能將泥土燒制成相當于今天100號水泥的混凝土,用它泥成光亮的大廳地面,將他們在這大廳里面歡舞的場面畫在地面上
至于混凝土的構成和燒制方法,至今還是一個迷
母親在麥子成熟的季節總會坐立不安,在麥子開花和叫嚷的日子里,在收割機轟鳴著開過原野和道路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得到她的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