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光伏發電的發展
隨著光伏電站的大規模擴建,電站建設土地資源出現缺少,電站綜合收益需要提高,光伏電站出現與產業融合的趨勢。光伏與傳統水處理市政設施相結合,通過光伏水務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水處理成本和單位水處理的碳排放。再如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棚頂安裝光伏電池或集熱器,柔性透光,適合于某些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也能實現工業化和土地的高產出。
隨著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大力普及,
屋頂電站漸漸地走進了我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居民家里都安裝了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為家庭省去電費支出的同時,還可以讓家庭多一筆穩定的收入來源。就光伏產業這個市場,很多的企業也看到了商機,也紛紛加入這個行業當中來;通過市場自由的競爭,加上國家的科研成果,使光伏發電的科技日益進步,發電成本從2008年的4元/度電,降至今天的0.4-0.8元/度電。
單晶硅
大規模生產轉化率:19.8--21%;大多在17.5%。目前來看再提率超過30%以上的技術突破可能性較小。
折疊多晶硅
大規模生產轉化率:18--18.5%;大多在16%。和單晶硅一樣,因材料物理性能限制,要達到30%以上的轉化率的可能性較小。
折疊shen化jia
shen化jia太陽能電池組的轉化率比較高,約23%。但是價格昂貴,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地方。基本沒有規模化產業化的實用價值。
折疊薄膜
薄膜光伏電池具有輕薄、質輕、柔性好等優勢,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尤其適合用在光伏建筑一體化之中。如果薄膜電池組件效率與晶硅電池相差無幾,其性價比將是的。在柔性襯底上制備的薄膜電池,具有可卷曲折疊、不怕摔碰、重量輕、弱光性能好等優勢,將來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目前非晶硅薄膜轉化率9%左右。非晶硅的轉化率卻有希望提升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