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培養品牌意識。無形資產評估使用收益法時應當:(一)保持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一致。市場經濟下,許多人都已深刻認識到“知識就是財富,知識產權就是財富”。知識經濟的觀點之所以深入人心,客觀上的評價標準之一就是其市場化的價值。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各行各業都在想方設法對自身現有的無形資產進行挖掘、開發、整合,通過評估將各種附加值體現出來。品牌已經成為主體宣傳自己,開展競爭的有力武1器。一旦疏于保護,則被覬覦者得手。
保護措施
首先是法律保護。無形資產具有受法律保護的特點。在西方發達的國家,法律對知識產權的特殊保護已有100多年歷史。各國早有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此外,各國法律還在刑1法、民1法、合同法、稅法、金融法等有關方面予以特別規定。正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護,這些國家的高科技產業才有了高速的發展。在我國,要營造保護無形資產的法律環境,政府部門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有效執1法,既要進行輿論宣傳,又要組織普法學習。
無形資產進行評估的意義
一,資本1運作的需要
1、工商注冊、質押貸1款——《擔承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商標權、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可以出質質押貸1款。產權人及銀行對知識產權的價值認同是否統一,這就需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為其評估客觀的公允價值。
2、經濟談判的需要——合資合作方看中的往往不是機器設備、廠房等有形資產,而是技術、商標、資源等無形資產。即使不需要以無形資產作價入股,這些無形資產經過評估量化,也可以在經濟談判中增加砝碼,占據有力地位。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
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有三種,即重置成本法、市場比較法和收益現值法。一般認為技術的價值特別是高科技成果的價值用重置成本很難反映其價值,因為該類資產的價值通常主要表現在高科技人才的創造性智力勞動,勞動成果很難以勞動力成本來衡量。市場比較法在資產評估中,不管是對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的評估都是可以采用的。